朱永新: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3-13 11:25:46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核心提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我国重视艺术教育。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并对学校美育课程设置、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的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做出重要指导。这对新艺术教育而言,是重大的政策利好。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我国重视艺术教育。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并对学校美育课程设置、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的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做出重要指导。这对新艺术教育而言,是重大的政策利好。

  新艺术教育是我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的。在2013年全国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提出了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框架,即在新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建构公民教育、新艺术教育和新智识教育的课程。从2014年年会开始,我们逐步研究这些课程的目标、标准、内容和方法等。艺术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艺术教育为何是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艺术教育的课程究竟应该如何展开?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阿拉伯等国家。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多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一 什么是新艺术教育

  新教育实验究竟如何诠释我们心中的艺术教育,从而定义出我们的新艺术教育?

  从根本目标上,新教育的艺术教育,是围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个根本指向而展开,是为了让师生拥有一个幸福人生而展开。人是艺术的存在。幸福完整,是新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幸福的。只有成功的艺术教育,一个人才可能幸福完整。让生活幸福完整,本身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让生命价值永恒,本身是一种存在的艺术。实现二者,也就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艺术教育作为成就人的“美”而出场。在这里,美就是幸福完整。

  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够让人幸福完整,首先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审美的精神境界。当我们在欣赏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或者进入忘我的艺术创造时,往往会进入一种无功利的状态,一种心灵自由驰骋的状态,而这时,我们的心灵会由内而外地生发出一种陶醉的、宁静的幸福感受。这一点,我们经常可以在那些心无旁骛地游戏的孩子身上观察到。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的生活本就是幸福的生活。而一个人要获得全面发展,获得整体性的生活完整,也不能缺少艺术的滋养。特别是在当下,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工具肢解成碎片化、弥散化的状态时,艺术对于丰富生活完善生命就尤为重要。所以,艺术本身,意味着幸福完整。

  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够让人幸福完整,也因为它能让人学会用艺术思维去进行整体认知。艺术思维是与科学思维对立而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如果缺乏艺术教育,一个人就缺少了艺术思维,由此以单一思维模式去思考、去行动,对任何事物的把握,自然都无法谈得上完整;如果缺乏艺术教育,一个人就缺乏艺术视角,以生命的有限、自我的局限,要与宇宙的无垠、时空的浩渺以及世间的名利规则抗衡,自然很难感受到幸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那个人就不能说自己真正接受过教育。”我们则认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艺术的生活。艺术教育的过程,内蕴着幸福完整的实现。

  从具体操作上,我们主张一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艺术教育。

  狭义的艺术教育以培养技能和专门人才为导向,过于精专,注定了只面向少数人。狭义的艺术教育容易引起狭隘的艺术观,容易导致艺术教育堕入功利化。持有狭义艺术观的艺术教育,即使在深度和高度上有所成就,那也是建立在“牺牲”绝大多数人的艺术教育之上,忽视了艺术素养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这绝非我们所向往的艺术教育。但我们必须肯定,狭义的艺术教育在其细致、精准、深入上,尤其是在其强调动手的实践上,对艺术教育的开展,有着无可取代的重大效用。而且,狭义的艺术教育与广义的艺术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也是后者重要的基础。这也是新艺术教育特别重视艺术欣赏课程和强调艺术经典教学的原因所在。

  表面上看,广义的艺术教育重艺术素质培养,让艺术在教育中去功利化而得到回归。但艺术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艺术教育的内涵必须通过切实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被人们掌握。如果没有扎实的艺术技能训练,真正的艺术教育就很难深刻,很难深入,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短暂地滋润心灵,间歇地闪现风景,却无法成为滋养生命的不竭源泉,无法成为根深叶茂的葳蕤林木。所以,新艺术教育主张在狭义的艺术教育之上构建广义的艺术教育大厦。

  综上所述,新教育对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解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欣赏艺术作品,习得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位,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的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

  根据这个理解,新艺术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儿童身心的解放和生命的幸福完整;应该是遍及儿童生活的全部领域;应该是为了普惠儿童的教养性教育。新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教出艺术尖子和精英的选拔与培育,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注重培养具有艺术精神、艺术品位、艺术思维和健全人格的人。所以,新艺术教育是源于艺术(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其宗旨是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成就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根据这个理解,基于“人”的艺术教育旨在提高生命的质量。艺术具有“无用之大用”,艺术应该回归到艺术,成为一种审美的、日常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最平凡最朴素的日子里,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情趣。良好的艺术教育会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奠定一个人一生幸福的基础。艺术通过教育的过程,使人成为艺术的存在。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一种独特类型,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则是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完整幸福的美好的人,是“成人之美”。而教师,自然就是最擅长于“成人之美”的人:首先帮助成就他人、在此过程中同时成就了自己的“成人之美”。

  二 艺术教育为什么很重要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颇为耐人寻味。毕业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这一调查,与其说是人们对自我成长经验的总结,不如说是这个时代对艺术教育越来越急促迫切的呼声。那么,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一)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二)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粘合剂,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三)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四)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群,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五)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续民族精神的瑰宝,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六)对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交给我们开启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

  总而言之,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柏拉图甚至有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新教育实验关于艺术教育的探索

  西方艺术教育滥觞于古希腊。古希腊人把音乐、修辞和体育作为一种训练和培养人的重要方式。二十世纪早期逐步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观。图为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

  中国艺术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艺术教育的最初形式为“乐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对此进行的概括总结。诗、礼、乐,是艺术的三种样式,也是教育的三种方式,艺术与教育合而为一,艺术教育是成就人生最高境界的关键要素。  正因为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日趋凸显,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艺术教育也正在发展中。我国当下的艺术教育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难题,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应变之方。

  (一)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艺术教育当下呈现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教育目标功利化、外延狭隘化、内容庸俗化。

  艺术教育目标功利化。现行的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功利色彩浓重,学校里的艺术教育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特长生,把应该普遍提升的艺术素养、普遍培养的艺术思维,变成少数人的专利,名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实为应试教育的遮羞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艺术辅导班,美其名曰是艺术教育,事实上为加分而艺术,为攀比而艺术……

  艺术教育外延狭隘化。很多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或者认为搞搞活动就是艺术教育,缩小了艺术教育的范畴。它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片面追求,加重了功利化的倾向,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们对真正的艺术教育的漠视,忽视了艺术教育对日常生活所起的熏陶与引领的作用,从而限制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艺术教育内容庸俗化。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展。一方面,学生的生活被流行艺术包围,对影、视、歌星感兴趣,普遍与民族艺术、高雅艺术距离遥远,因而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开展艺术教育时,重点也放在了知识、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审美意识的培养,忽视了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训练。

  2.艺术教育课程边缘化、课堂单一化。

  艺术教育课程边缘化。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甚至可有可无。在应试教育“唯分数”的指挥棒下,所谓语数外等“主课”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需要大量时间,艺术课常常是最先被“掠夺”和“侵占”的对象。

  艺术教育课堂单一化。普通艺术教学模式死板、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学生对这样的艺术教育普遍兴趣不高,这也反过来减低了教师的工作兴趣与乐趣,从而让本就偏少的艺术教育课时成效更低微,也就更加难以调动相关的所有人对艺术教育的学习热情与创造精神。

  3.儿童艺术教育成人化。

  教育者用成人的感觉、视野、思维和方法,来“越位”和“代替”儿童过一种非儿童化的艺术教育生活,不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天赋,而是关注其能否过级拿奖;不是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而是用艰深的技能“恐吓”孩子,等等,如此使得儿童的艺术教育生活被扭曲,被肢解。艺术也就远离了儿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

  4.农村艺术教育荒漠化。

  艺术教育最严重的一块短板,还是在农村。思想观念落后,物质资源匮乏,艺术教师欠缺,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可谓步履维艰。根据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卫星等2009年到2010年对黑龙江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的调查,没有音乐教师的中学占40%,没有音乐教师的小学占30%,在调查学校60名小学音乐教师中仅有9名专职音乐教师,占15%;20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中,专职教师虽然占80%,但其中39.6%为非音乐专业毕业。在许多农村中小学,不仅音乐师资匮乏,而且大多没有任何乐器,更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艺术教育得以正常开展?如何借鉴国外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缩小我们在艺术教育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新艺术教育的原则

  在新艺术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新艺术教育必须人人参与,舒展个性。

  新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生命的无限可能。人人生而有艺术的欲求。正如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所描述的:“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而知之也。”

  对于教师而言,人人都是新艺术教师。一门艺术课程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个艺术的人。一个艺术的人就意味着无限精彩的艺术教育与教育艺术。人人都是新艺术教师之所以可能,第一是因为我们把“教育的艺术”纳入了广义的艺术教育的范畴,我们认为艺术性应该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所有课程的起点与终点处。第二是因为新教育的艺术课程设置有其独特性,保证了其他学科老师在艺术课程之中发挥的空间与可能。对于孩子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因为新艺术教育是孩子通过艺术技能滋养后的舒展生命,是通过艺术思维训练着的精神体操。

  在这里,我们无法回避“天赋”这一关键词。我们的确认为存在着天赋,天赋导致在艺术与非艺术学科之间、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同一个孩子的兴趣与能力都不相同,不同孩子的兴趣与能力更是迥异。但从一方面来说,一个孩子缺乏艺术天赋、艺术能力,并不能等同于这个孩子从艺术教育中无法受益,甚至可能恰恰因为能力欠缺的起点甚低,导致受益更为巨大。从另一方面来说,新教育实验的重要理念之一“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也是我们运用在新艺术教育之中的法则。新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保全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就像在一片土地上耐心撒下尽可能多的种子,以期待有更多的可能会在岁月深处绽放出成熟的芬芳。

  所以,新艺术教育强调的面向人人,是全员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这种差异表现在:教师因其自身的喜好与能力,对同一艺术课程的理解、传授都是不同的;孩子因为各自的多种原因,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是多样的,理解感受的程度是多重的。正是二者各自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形成的差异,造就了新艺术教育生活的多彩。我们主张从尊重每一个生命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师生既能享受艺术精神这一共同阳光的普照,又能感受不同门类的艺术这一雨露的滋养,各尽其能,各显其能,直至生命花开。

  在没有确定一个人的天赋前,将孩子塞进某个培训班里,很可能是对他整个天性的窒息;反过来,一个通过培训班提前获得一些技艺的孩子,又可能成为一间教室里真正有天赋孩子的“天敌”,即他们用技艺占据了一个位置,剥夺了其他孩子平等展示天赋的机会。人人享受艺术,人人活出艺术,才是新教育的追求。

  2.新艺术教育必须立足生活,吻合节律。

  生活与生命是新艺术教育的两个重要主题词。正如我们在探讨理想课堂时所说过的那样,新艺术教育也应该实现艺术、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本质上看,艺术反映的是生活。“艺术是生活整体的一部分”。没有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根基的,更是走不远的。立足生活,是指必须强调艺术的多样性和区域性。要实现新艺术教育的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就必然要借助并依靠地方的文化艺术形式,作为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地方民间艺术扎根于当地,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孩子们喜闻乐见。

  立足生活,同时是指必须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无论是新教育的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成为美好事物的集聚地。

  与此同时,新艺术教育必须吻合生命的节律。了解儿童应该成为艺术教育的基础。艺术教育需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儿童,真正激发他们内心对美的渴望与感知,让艺术教育扎根于儿童心灵深处,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新艺术教育应该从儿童生命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取舍和开展。一方面,应该吻合儿童每天学习生活的节奏。根据脑科学等相关研究,合理安排艺术和非艺术教育的时间,让儿童的学习过程既充沛饱满,又张弛有度。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需求都不同,应对艺术潜能进行适宜与适度的开发,使艺术教育的开展与生命的成长相匹配,逐步实现两者的同步对应和互动,既不阻碍成长,也不拔苗助长。

  为此,我们主张基于艺术和生命的特质,构建综合的、全息的、阶梯的艺术教育方式。它不是艺术形式的简单叠加、组合和拼凑,而是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教育的手段,发生“化学反应”和“质变”的过程。淡化艺术知识,弱化艺术边界,强化艺术融合。

  从时间的纵深而言,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大艺术,从空间的广博而言,当下的所有学习生活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的大艺术。当下的各个学科,只是教育这首交响乐中不同的音符。晨诵、午读、暮省,穿插在每天的数学、英语、科学学习里,穿插在每天的体育锻炼里,穿插在每天的轮滑和乒乓球训练里,而艺术不仅仅是琴、歌、舞、画,也日益显现在其他所有学科的学习里,显现在整个生命以及整个校园里。就这样,当艺术教育和学校生活、师生生命发生了深刻共鸣的同时,教育生活变得幸福完整,生命也在此刻实现了诗意的栖居,成为一种艺术的存在。

  3.新艺术教育必须学科渗透,走向综合。

  新艺术教育的开展,不应仅在如美术、音乐等艺术科目中,也在其他学科中实施。我们力图打通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使艺术课程向其他学科渗透,让任何一门课程都可能成为艺术的课程。也就是说,艺术课程不一定仅仅是音乐和美术的课程,而可以是比如“语文课中有音乐和美术,物理课中有美术”的这样一种可以在任何学科开展的课程。

  美国纽约市教育理事会曾经进行过一项叫做AGE的计划,即“普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这项计划的实施结果表明:艺术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学习各种基础知识都很重要,它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而且各种艺术还应该综合在一起。“比如上生物课时,可用绘画的方法来学习,画鸟时,就让学生了解鸟类;在上植物课时,可以教学生摄影;在上历史课时,则用戏剧来让学生了解历史等。他们认为,对那些本来比较枯燥的知识,艺术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反过来,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学生又学到了艺术,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认为,在所有课程、尤其是非艺术课程的起点处,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浪漫”,能够让孩子感知到这一课程的美好,从而激发起心中的兴趣,产生繁杂而活跃的想法,不知不觉沉醉于课程之中。到了所有课程、尤其是非艺术课程的终点处,在通过对该学科知识的精确训练后,通过艺术教育实现“综合”,能够让孩子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领悟,由此成为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成为新一轮“浪漫”的源头。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艺术教育对所有学科产生的“浪漫”和“综合”效应,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中积极主动加以运用。

  (三)新艺术教育的课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艺术课程的设置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设置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分科课程,另外一种是设置综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各门类的艺术课程。

  在我国,音乐课和美术课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单独的综合性艺术课程一直少见。2001年,教育部同时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按照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个课程标准进行选择。其中,美术课程标准与音乐课程标准必须同时实施,艺术课程标准则可以单独实施,不必再开设其他课程。

  在新艺术教育中,作为学科意义上的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共同构成基础教育的学科体系。在国家的课程标准框架下,新艺术教育对以美术、音乐两种分科课程和综合艺术教育课程都进行了一些探索。

  1.音乐课程。

  音乐课程是以感受、表演、创造为基本活动的一门课程。在音乐课程上,我们希望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通过完整的音乐课程之后,起码实现如下目标:第一,表演。能够演唱,能够演奏最少一种乐器。第二,欣赏。能够浪漫地感知和描述。第三,理解。能够深层次地解析文化、历史背景。

  目前我们在音乐课程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比如江苏海门实验区研发的百首名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音乐类型的风格特点,遴选出一批风格迥异的名曲,充分运用视频、录音等各种现代教育科技,通过聆听、演奏(唱)、解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规律、有体系、有兴趣、有质量地走进音乐,发展所有学生的音乐潜能。

  2.美术课程。

  美术是以视觉、触觉形象承载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囊括了摄影、影视、动漫、环境等新兴视觉艺术门类和形式。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一门艺术课程。

  有专家学者指出,美术的潜能是最容易随着年龄而丧失的。我们认为,美术课程的探索应该朝着创作、欣赏、文化这三大领域齐头并进。目前我们主要开发了百幅名画鉴赏课程。通过欣赏评述、创意性临摹等多种手段进行赏析,“叫醒”儿童的眼睛,开发儿童的想象,发现自我的世界,获得观察、理解、创造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实现由“入画”到“出画”的转变,提升儿童的美术素养,培育儿童的卓越人格,帮助儿童追求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过一种美好、幸福、快乐的人生——审美人生。

  3.综合艺术课程。

  综合艺术课程是指基于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通性,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关于艺术的整体性认识的一种课程。综合艺术课程具有以下特点:教学目标上,通过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来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教学方式上,注重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贯通;教学内容上,主张信息多样化,拓展艺术视野,同时倡导从当时、当地、当人出发的高度个性化;教学环境上,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社会社区的文化资源,延伸和拓展艺术课堂。

  这些年来,新教育实验一直致力于研发综合艺术课程,比如,由新教育研究中心研发的读写绘课程、晨诵课程,由海门实验区研发的电影课程、名画名曲欣赏课程,由新父母研究所研发的口头作文课程等等。

  (四)新艺术教育的师资

  目前,学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艺术教师紧缺。缺少艺术教师已成为制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而且一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缓解师资紧缺的局面。

  第一,创新艺术教育的课程样式。如果艺术课程自身不创新,艺术师资紧缺的局面很可能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已经证明行不通。艺术课程自身的创新就显得尤为关键。用艺术课程创新来解决艺术师资的紧缺问题,应该是一条治本之策。因为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基础,课程变,老师就变。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老师。

  在新艺术教育中,无论是读写绘、晨诵还是生命叙事等课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进行了综合。比如,读写绘课程,它把语文(讲故事)与美术(绘画)以及戏剧中的表演(学生讲述)有机融合起来,使得读写绘课程既有语文的要点,又有美术的元素,还有表演的参与。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这种经过综合后的课程,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可以教,不一定需要专门由艺术教师来教。这样一来,既解放了艺术教师,又缓解了艺术教师紧缺的局面。另一方面,综合后的课程,对硬件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因而是完全可以被复制移植的。

  第二,由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建学区或教育集团,把辖区内所有的学校纳入学区或集团统一管理,把体制内的教师变为系统内的教师,并使系统内的人流动起来,打破原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归属隔阂和限制。老师是属于学区整个集团管理的老师,而不再仅仅是某个学校的老师。如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学校的师资配置情况,合理调配,填平补齐。

  第三,距离较近的各个学校之间,自发组建教育共同体。各学校可以根据师资情况,充分发挥各自师资特点,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每学期,各学校的艺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特长,针对其他学校教学的需要,轮流到各学校不同的班级去上课。

  第四,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的艺术人才资源,请他们担任学校的艺术教师,进入教室、进入课堂、进入课程,支援学校艺术教育。此外,这些社会师资在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结对子”和“师带徒”等形式,指导和培养一批艺术教师,为今后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储备后备力量。如地方性的民歌课程,只要是会唱民歌的歌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第五,持续组织艺术专题的支教、实习活动。组织艺术教师以及艺术人才进行艺术主题的支教,促进相关人才在城乡之间的交流,组织师范院校的艺术类学生、甚至艺术院校的学生进入缺乏艺术教师的地区实习,让艺术教师、专业人才在更丰富的教育活动中拥抱生活,开拓视野,也让缺乏艺术师资的地区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开展艺术教育。

  第六,有条件的地区,成立专门的艺术工作室等组织机构,没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派开展定向进修。利用专门的艺术工作室等组织机构,可以指导各学校的艺术教育,发挥引领作用。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只有一个艺术教师或者没有艺术教师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暑期选派老师进行艺术专业定向进修,形成“一专多能”型教师。

  第七,进行“全科教师”的培养。“全科教师”能够让欠缺艺术教师的地区尽早获得所需师资,同时,在基础教育整体中,幼儿园和小学处于“浪漫”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如果是“全科教师”,就能更好地开展综合艺术课程。“全科教师”的培养不仅仅是临时解决艺术教师缺乏的问题,还能够促进这一阶段教育品质的提升。

  第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微课程、微电影,整合网络艺术教育资源,弥补学校艺术教育师资不足的矛盾。如海门新教育实验区正在准备把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百部电影欣赏等做成微课程,通过网络为缺乏师资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学校通过简单的播放即可带领学生学习,从而缓解艺术教师匮乏的压力。

  (五)新艺术教育的资源

  一般而言,艺术教育资源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资源”,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其次是“物质资源”,主要指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最后是“文化资源”,包括制度、教育理念、师资,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就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我国的艺术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比边远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资源丰富,城市中小学占有的艺术教育资源(包括知识、文化和物质资源)也远远超过县乡镇和农村中小学,而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缺乏比知识资源更为严重。

  那么,应该如何更合理地配置与利用艺术教育资源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的艺术教育资源,采取艺术实践活动课的形式,集中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和音乐厅等场所,接受艺术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外练技能,内修审美,平衡协调,全面发展。这种形式由于接近真实的艺术生活,艺术氛围浓,环境好,效果优,因而是弥补现行艺术课堂教学不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欧美等国家也普遍都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对于经济不发达、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地区,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艺术教育资源库,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如搭建艺术教育资源公共平台,覆盖到每个学校;把一些较好的艺术教育电子资源,上传至教育信息网,进行共享;或者刻成光盘,通过教育电视台播放等等。

  第三,充分发掘地方艺术资源。每一个地区,都拥有大量的地方艺术资源和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苏州的评弹、昆曲、桃花坞木刻年画,海门的山歌,西北的唢呐、腰鼓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艺术教育的资源。可以组织民间艺人,开发艺术乡土教材,作为艺术校本课程的补充,纳入教学体系。一方面,既能弥补艺术教育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能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这方面,苏州昆山千灯小学、苏州工业园区的跨塘小学等已经做了非常成功的探索。

  (六)新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根据我们的调查,教学形式单一死板,是导致学生不喜欢艺术课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有许多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艺术课程的规律相违背的。所以我们主张超越教材,回到儿童中心,回到艺术本质。具体而言,可以采取渗透式、合作式、主题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

  第一,渗透式教学。是指打破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边界,在一门学科里采取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多种学科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数学课的平面、空间、线的概念,物理中精美的原子结构,都和美术紧密相关。若老师加以适当引导和利用这一特点,那么,数学课不枯燥,物理课又生动。两者的这种结合,还能触发学生的解题灵感和思路。

  第二,合作式教学。是指针对某一门综合艺术课程,多学科教师集体合作进行艺术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在于打破学科教师的身份界限,使得艺术课不仅仅是艺术课老师自己来上,也可以是几个老师合作一起上。优点就是能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特长和优势,让各学科教师教学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主题式教学。是指通过确定主题(如亲情、友谊、公益、感恩等),由有关学科老师组织的一种艺术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重点特出,主题鲜明,教师的自主选择性大,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大,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第四,现场式教学。是指由班主任和艺术老师等组织学生深入艺术环境现场,回归艺术真实,回归艺术生活,回归艺术情境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能让学生置身真实的艺术环境,开拓艺术视野和思维,触发学生的情感感受,提升艺术教学效果。如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到艺术博物馆、音乐厅等,进行现场教学。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积极性。

  另外,艺术课程的实施归根到底是需要课时来予以保证的。没有课时量的保证,课程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一般而言,艺术课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计算:一种是课表里的课时数,一种是课表外的课时数。而在目前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我们新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设想和课程创新的做法,已经打破了课表里课时数量的限制,并放大了这两个课时数,巧妙地将两个课表联合起来。因为,它不再局限于课表里的课时数,而是通过课表外的(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加上其他课程(如晨诵、读写绘)的艺术教学等形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艺术课程就能获得比现行的艺术课程多得多的课时数。而这并不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正常教学。

  所以,我们倡导把题海战术的时间还给游戏,还给艺术,还给闲暇与自由,自觉的生命将更积极地投入到学科学习中;同时,综合艺术课程上的高峰体验以及所形成的生命积淀,会让孩子们更轻松地学习所有学科课程。

  (七)新艺术教育的评价

  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艺术教育需要符合艺术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评价,新艺术教育当然也需要新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推出完备的艺术教育评测标准体系。在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建立“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分别提出了建立“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公示制度”和“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

  作为新艺术教育的评价,我们强调以下两点:第一,由于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特性的不同,因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抹杀艺术课程的独特性,要以艺术的方法评价艺术教育。新教育生命叙事课程中的生命颁奖,就是这种用艺术方法的评价。

  第二,艺术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不能以量化的分数和可视的技能来作为衡量艺术教育的标准。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是重视了艺术教育,其实是把艺术教育推向了死胡同,同样是“用艺术杀死艺术”。我们推荐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注重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比如艺术享受、身心愉悦等,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新艺术教育,与其说是对当下教育的一次修补,不如说是面向未来的一声号角。是的,当下中国的艺术教育仍然困境重重,新艺术教育的探索责任重大。我们永远相信,教育在一线,智慧在民间。

  四 结语

  新艺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知识,欣赏优秀的作品,习得艺术的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位,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的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

  新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艺术尖子和精英的选拔与培育,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是源于艺术(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其宗旨是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成就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艺术呈现人的美好。艺术教育成就人的美好。从“呈人之美”到“成人之美”,艺术教育是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完整幸福的美好的人,是“成人之美”的手段;教师是最擅长于“成人之美”的人,首先帮助成就他人、同时在此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成人之美”。

  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

  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粘合剂,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

  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

  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群,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

  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续民族精神的瑰宝,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

  对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交给我们开启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

  所以,我们认为——

  新艺术教育必须人人参与、舒展个性。

  新艺术教育必须立足生活,吻合节律。

  新艺术教育必须学科渗透,走向综合。

  新艺术教育开展的诸如读写绘课程、生命叙事课程、戏剧课程、电影课程等诸多具有新教育特色的综合艺术课程,既为了打破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也为了非专业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探索出新的路径。

  我们知道,艺术教育困难重重,新教育人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教育在一线,智慧在民间。

  我们更知道,新艺术教育,与其说是对当下教育的一次修补,不如说是面向未来的一声号角。

  让我们一起探索艺术教育的真谛,一起走在这条“成人之美”的路上,同心同行,超越困境,成就美好,创造辉煌!

  本报告由朱永新教授组织撰写。在成稿过程中,余国志、干国祥、童喜喜、许新海及其海门团队分别撰写相关文稿阐述了各自观点,叶水涛、张荣伟、谷公胜、陈东强、严文蕃、成尚荣、张勇、李庆明、袁卫星等贡献了相关建议和素材,陈铁梅、祝禧、杨川美、沈荣等海门艺术教育骨干进行了专项研究并研发了相关课程。
 

本文标题: 朱永新: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76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项目策划
项目方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